二、幼儿常见症状的早期发现及在园护理
头痛、膝盖痛、肚子痛、发热、呕吐……孩子在幼儿园时会遭遇各种疼痛和症状,可是具体怎么疼,哪里最不舒服,孩子不一定能描述出来,对症状带来不适的表达方式更多的是哭闹和情绪不佳,让教师无从下手。下面让我们来解读孩子的各种症状,以便及早发现幼儿的常见症状,以免延误病情,同时通过有针对性地在园护理,减缓幼儿痛苦,提高在园幼儿的生活质量。
(一)疼痛
●头痛
【早期发现】
头痛是幼儿在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,经常会有幼儿对教师说头晕、头痛,同时很多幼儿伴随恶心、呕吐以及乏力等身体不适症状。
【在园护理】
当幼儿自述头痛时,教师需要观察幼儿面色、神态及询问有无呕吐、有无外伤史,同时测量体温,并及时送往保健室,将幼儿症状反映给保健医,必要时通知家长,若经保健医诊断无大碍,可以回班进行观察。教师可以在幼儿头部太阳穴、天应穴轻轻按揉,同时结合幼儿当日在园情绪,判断是否为心理问题导致幼儿自诉头痛,及时给予幼儿心理安抚,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。
●耳痛
【早期发现】
幼儿耳痛时基本都是自己抓耳或按压耳部,并能自诉症状。
【在园护理】
当幼儿自诉耳朵疼痛时,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耳朵外观,有无红肿、流血等外伤症状,并询问耳朵疼痛的过程,同时考虑有以下几种原因:首先判断是否有外伤,如挫伤、碰撞及蚊虫叮咬等;其次考虑是否有水、小虫、豆粒等异物进入;最后考虑是否有其他耳部疾病引起耳朵疼痛,最常见的是中耳炎、上呼吸道感染等。根据幼儿自诉情况及症状表现,带领幼儿及时到保健室进行观察和诊断,必要时通知家长带其到医院治疗。
●咽痛
【早期发现】
咽痛是幼儿的常见症状,较大的幼儿会告诉教师“嗓子疼”。当幼儿发生咽痛时,自觉有咽部干燥、疼痛不适感,吞咽时更甚,不愿意吃东西,有的幼儿伴有嗓子哑。
【在园护理】
幼儿咽痛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,常常考虑以下几种病因:口腔溃疡、流行性腮腺炎、咽炎或扁桃体炎、感冒、喉咙发炎等。当幼儿咽痛时,教师应带领幼儿到保健室进行初步诊断,如症状严重或涉及传染性疾病时,应通知家长带幼儿到医院进行及时治疗;若症状不严重可以在园时,教师应注意给幼儿多饮用温开水,让幼儿尽量少说话,进食时避免辛辣油炸类食物,保证其充足的睡眠,就寝之前不要吃太多东西,适当运动,保持心情愉快与放松。
●腹痛
【早期发现】
腹痛一般表现为肚脐周围的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。幼儿腹痛时,基本都能主动反映“肚子疼”,还常常会用手捂肚子、脸色苍白、食欲减弱、无精打采、不愿参加活动。
【在园护理】
当幼儿发生腹痛时,教师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原因:第一,生理性腹痛,幼儿期生长发育快,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,机体的血液供给相对不足,肠道暂时缺血状态下,导致肠壁神经兴奋与抑制作用的不协调,出现**,引起生理性腹痛;第二,孩子受凉、食生冷食物而导致消化不良,常诱发腹痛;第三,考虑幼儿心理因素,可能是幼儿希望引起教师注意或逃避入园,自诉腹痛症状;第四,蛔虫、肠胃炎、肠套叠等其他病症,此种病症疼痛时间较长,用手按压时疼痛加剧,或恐惧触摸。
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面色、神态以及肢体状态,如症状明显应立即送保健室,让保健医做进一步检查和处理,必要时通知家长带其及时到医院就医,以免延误病情;若判断为生理性疼痛时,一般无须治疗,疼痛强烈可用热敷按摩腹部,对解除疼痛有一定效果;若判断为消化不良疼痛时,要严格控制幼儿饮食,少喝冷饮,睡觉时注意不让腹部受凉,必要时用温热毛巾给孩子敷肛门,帮助幼儿顺利排便、排气,并给幼儿提供病号饭,进食清淡。
●外**痛
【早期发现】
在日常的生活中,幼儿有不时地挠抓下部、走路叉开腿、不敢走路、自诉小便痛的现象。女孩的表现为:外阴红肿、疼痛,瘙痒等;男孩表现为:包皮及周围红肿、疼痛、严重时会有流脓、小便困难等,常见包皮上有白色的垢、有阴囊的水肿或腹股沟有肿物。
【在园护理】
幼儿外**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,因此易受细菌的侵袭。由于性别不同,引发的疾病也不同,如女孩常见外阴炎,男孩常见包皮炎、**、阴囊肿物、疝气等。在园里,若发现幼儿有此类症状,首先应到保健室请大夫给幼儿用生理盐水擦拭,回到班级后要让幼儿多饮水,嘱咐幼儿勿抓挠,以免感染。同时,根据症状通知家长带幼儿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。
●关节痛
【早期发现】
幼儿在园时,经常会提出腿疼、脚疼等现象,其中有因碰撞、跌倒等外伤引起关节周围的红肿、皮损、疼痛、跛行等症状,也有生长发育引起的疼痛。痛点多位于双膝及附近肌肉,偶尔可位于大腿或双踝部,有时也可能出现上肢疼痛,一般疼痛部位比较固定,于晚间或入睡后发生,疼痛程度差异性很大,幼儿可因疼痛突然惊醒。
【在园护理】
当幼儿因外伤发生关节疼痛时,应及时送往保健室进行专业处理,若为生长痛,疼痛发作时可局部按摩或热敷,也可以引导幼儿玩玩具、做游戏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,同时还应该向幼儿说明道理,让幼儿知道这种疼痛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,不必害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