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长势不错,结了不少棉铃,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徐玉树的喜悦。
想想也是,还有什么比掌握自己的命运还要幸福,毕竟当初的西北是真一穷二白,落后又闭塞;现在也算不上有什么特别大的改变,但自己掌握了温饱问题,其它的一切都显得不重要。
如果能做到不依靠汴京城的粮草,徐家还担心什么?什么都不必担心了。
要是汴京那边给人逼急了,自己还要担心一番自己的处境。
洋洋洒洒的几页纸,什么养蜜蜂收蜂蜜、去势的猪崽……怎么每一项都和他自己的产业如此相似。
想到每次跟在屁股后面的徐一,完全想得通,感情在这儿偷师学艺呢!完完全全的第一手资料,即便做不到贺存这边这般细致周全,学个五六分也差不多了。
这个徐玉树真是一点不吃亏,一份钱就结两份工的工钱,难怪之前送地皮、送商铺这么大手笔,原来在这儿等着自己。
正大光明的在自己手下偷师学艺呢!不过他也没损失什么,见到这边干什么,徐一就写信传回去,省了自己上手教,这不还是给自己省麻烦!
西北瓜果产量高,可惜路途太过遥远,成熟的西瓜又脆又容易坏,不便运输,不然直接销到关中地区,又是一笔创收。
只能自己吃的徐玉树,想尽办法想要将西瓜卖出去。
这玩意儿要是送到汴京去,一两一个都不为过,他现在穷得发疯,让人试了又试,还真带着西瓜一路向东贩卖。
完全不担心人力物力,他这里最不缺的就是人,能吃苦的人一抓一大把,贺存的信就是跟着西瓜车一路送来的。
“你们西瓜卖的如何?”贺存嘴角含着笑,问了对面的徐一。
徐一顿了顿,思索片刻后,“价格美丽,销量很好。”
“就是货源不够?”贺存笑着补充。
徐一带着点儿遗憾,“嗯,不好运输,有的送到半路就裂开了,路上耗损多,而且有的瓜送到关中都坏了。”
想到后世放鸡蛋的那个架子,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运输,不过这些个办法应该已经试过了。
贺存:“你们怎么运送的?”
徐一解释道:“将西瓜装在铺满稻草的车里,我们试了好几种方法,效果都差不多。”
果真如此,想来也只有这种办法可长途运输了。
不过徐玉树那里最不缺的就是种地的人,宽阔的地,所以这些瓜是卖出去一个算一个,“有钱赚就不算亏本,这事儿倒是可以干。”
“小将军也这么说,就算是费点儿时间精力,卖瓜的钱都可以换粮食,给战士们吃顿饱饭了。”
确实是这个理,西北如今最紧缺的就是粮食嘛!如何其他事儿,都可以往后缓缓,等到冬天来了,又缺衣服。
幸好今年种了棉花,可是收棉花也要等到十月份去了,更别说做成衣服了,看来西北战士们又得熬过一个冬了,不过今年至少可以吃饱肚子!
原先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,当真难过,也难怪人家奋起反抗。
贺存看似无厘头的问了一句,“制冰会吗?”
虽不知道东家突然问这么一句,是个什么意思,徐一老实回答:“不会。”
这话是真是假哦?!怎么看这些人都不像是不会制冰的人;跟在自己身后,看着自己发家致富的人,怎么想都不像!heitui!不老实的家伙!
“一会儿我给你些方子,算了,你直接去冷饮店里直接学吧,之后直接用厚厚的棉被裹上冰块,围在马车四周,这样做可以保鲜,回去以后,可以试一试。”
话题一转,他继续说道:“听说汴京城的瑕疵布便宜,你现在就可以收购点儿,带回西北。”
“伪装成商人,去收购汴京城里各大制衣店里的滞销货、无伤大雅的瑕疵品……这些都可以带回去加工一下,不然冬天那些受过伤的战士们有得熬。”
听他这么说,徐一这才想起来西北冬夜的寒冷,用了多年缝缝补补的被子,一点也不暖和,冬衣也单薄,脚要不停动,不然一会儿就冷了。
经贺存这么一提醒,徐一恍然大悟,这笔卖西瓜得到的钱,完完全全可以让部分战士度过一个寒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