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中文

笔趣阁中文>娶夫娶贤txt > 辩经挫败(第1页)

辩经挫败(第1页)

巍峨的太学宫墙之内,汇聚着大胤最顶尖的才俊,也弥漫着最无形的硝烟。云瑶踏入此地,如同溪流汇入深海,初时的震撼很快便被巨大的压力所取代。

她拥有钟灵毓秀的悟性,有过目不忘的聪慧,更有从底层挣扎而上磨砺出的坚韧心志。在州府官学,她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。然而,在太学这片卧虎藏龙之地,她很快便体会到了何为真正的“底蕴”。

这日的“清谈辩经”,主题是“古今礼法之变与王道兴衰”。座中皆是当世大儒的得意门生,或是累世簪缨的世家贵女。引经据典,信手拈来;旁征博引,纵横捭阖。从上古《周礼》的细枝末节,到本朝开国太祖与文臣关于“礼法”的秘辛争论,再到各郡望大族传承数百年的独特宗法……那些云瑶只在书本上见过名字、甚至闻所未闻的孤本秘闻、家族轶事,在她们口中如同寻常闲谈般流淌而出。

云瑶端坐其中,起初还能凭借扎实的经义基础和清晰的逻辑参与几句。但当辩论深入到某些极其细微、甚至带有地域和家族特色的礼法演变时,她沉默了。

那些世家子弟随口提及的某本早已失传的《郑氏家礼注疏》,是某位前朝大儒对礼法做出的特殊诠释……这些,都是她贫瘠的成长环境里,绝对无法接触到的“活”的学问,是书本之外、深深烙印在血脉和传承里的“见识”。

她试图从自己熟悉的经典中寻找依据,却发现自己的论点在对方引述的那些具体而微、甚至带着家学渊源的佐证面前,显得苍白而空泛。她能感觉到周围投来的目光,有探究,有好奇,也有一些不易察觉的优越感。

一位出身清河崔氏的学子,在反驳她关于“礼法宜简”的观点时,甚至带着温和的笑意引用了自家祠堂里一块前朝御赐碑文上的内容,那内容恰恰是云瑶闻所未闻的。

那一刻,云瑶只觉得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脊椎升起。她张了张嘴,却发现喉咙干涩,竟发不出任何有力的声音。所有的才思,所有的辩才,在对方那深厚的、如同参天古树般盘根错节的底蕴面前,都显得如此单薄无力。她只能勉强维持着表面的平静,听着那些精妙却令她感到窒息的辩论,感觉自己像一条被抛上岸的鱼,徒劳地翕动着鳃。

清谈结束,走出那间弥漫着无形压力的讲堂,秋日的阳光落在身上,云瑶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。她独自走在回暂居小院的路上,脚步沉重。那些世家子弟意犹未尽的谈笑声仿佛还在耳边,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。她引以为傲的才学,在真正的世家底蕴面前,竟如此不堪一击。会试?金榜题名?首辅之位?为楚清墨母亲洗冤?这些目标,此刻都显得那么遥不可及,如同镜花水月。

推开小院的门,熟悉而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。楚清墨正在院中晾晒洗净的衣物,阳光透过薄薄的衣衫,勾勒出他清瘦却挺拔的身影。听到门响,他立刻转过身,脸上带着温润的笑意:“妻主回来了?今日……”

他话未说完,笑容便僵在了脸上。

云瑶的脸色苍白得吓人,嘴唇紧紧抿着,往日清亮锐利的眼眸此刻黯淡无光,里面盛满了浓得化不开的疲惫、挫败和……一丝他从未见过的、近乎绝望的痛苦。她甚至没有看他,只是径直走向屋内,脚步虚浮,像一具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。

楚清墨的心猛地一沉。他连忙放下手中的衣物,快步跟了进去。

屋内,云瑶没有点灯,只是颓然地坐在书案前,背脊不再挺直,而是微微佝偻着,双手紧紧攥着桌沿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。桌上摊开的书卷,墨迹未干,却仿佛成了无声的嘲讽。

楚清墨没有立刻出声询问。他默默地走到桌边,拿起墨锭,在砚台中注入清水,手腕悬空,力道均匀而沉稳地细细研磨起来。墨锭摩擦砚台的细微声响,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,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人心的韵律。

浓郁的松烟墨香渐渐弥漫开来,如同无形的丝线,温柔地缠绕着云瑶紧绷的神经。

过了许久,久到楚清墨研磨的节奏都未曾改变,云瑶紧绷的身体才微微松懈了一丝。她依旧低着头,声音沙哑得如同被砂纸磨过,带着浓浓的疲惫和自嘲:

“今日……在太学辩经……我……无话可说。”短短几个字,却仿佛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。

楚清墨研磨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,只是声音放得极轻、极柔,如同羽毛拂过心湖:“她们……引用了很多书上看不到的东西?”

“嗯。”云瑶的喉咙滚动了一下,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哽咽,“那些……家传的秘闻,失传的注疏,甚至……祖宗祠堂里的碑文……她们信手拈来,我……我像个傻子一样听着……连反驳……都找不到立足之地……”

巨大的委屈和无力感终于冲垮了堤防,滚烫的泪水毫无预兆地夺眶而出,砸在桌面的宣纸上,洇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。她死死咬住下唇,不让自己哭出声,肩膀却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。

楚清墨放下墨锭。他没有递帕子,也没有说空洞的安慰话。他只是走到云瑶身边,缓缓蹲下身,伸出双臂,将她僵硬而冰冷的身体,轻轻地、却无比坚定地拥入了怀中。

他的怀抱并不宽厚,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温暖和力量。他身上淡淡的皂角清香,混合着墨香,将云瑶紧紧包裹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